宋志平解读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

财经 2024-04-25 14:45:02 知道百科

在宋志平的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他强调了企业需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方法来指导经营决策和实践。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反思,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认知和理解,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

知行合一。

文|刘海

来源|总裁读书会

这两年,宋志平出版了两本有影响力的新书,《经营30条》和《三精管理》,这两本书一本是讲认识论的,一本是讲方法论的。两本书都是宋志平经过多年企业的实践所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也是他的管理功力之作,也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可读性和操作性强,这两本书在企业界受到了广泛欢迎,不少企业开展了相关阅读和学习活动。我想结合这两本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谈谈我的一些读书体会。

《经营30条》是一本讲认识论的书

当我们讲认识论的时候,我们要明白认识论究竟是什么。认识论就是研究如何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宋志平的《经营30条》可以说是一本关于宋志平企业经营思想的哲学书,里面的这30条,每一条都是宋志平在40年做企业的过程中体悟提炼出来的,每一条都是代表了宋志平的一种经营理念,是他价值观的一种取向,是他对做好企业的一种深刻认识。

宋志平谈到做企业有六个重要维度,在谈到战略的时候,他对战略的认识对我们而言非常具有启发性,他说战略就是研究企业做什么、如何获得资源、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的问题,企业里的战略是头等大事,做企业必须要有个清晰的战略。

在谈到企业机制问题的时候,他对机制的深刻认识又让我们觉得他见地不凡,他不仅是对机制下了定义,而且对机制的发展过程做了介绍,看待企业机制建立存在的问题也是一针见血,他认为无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里,都要非常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要把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作用同等重要看待,最后的落脚点是要在企业建立起共享机制。

类似于对战略与机制这样的认识与见解,《经营30条》里面还有很多。无论是从思想境界,还是从对做好企业的深刻体悟而言,宋志平无疑是很好的企业经营认识论者。

认识论中的认识是有三大特点的,一是具有反复性,二是具有无限性,三是具有上升性,就是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

宋志平在战略里面提到过一句,他常常思考问题都是否定之否定,穷极思考。他的这个否定之否定,就非常具有反复性。

对事物的认识的无限性,就是永不停止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尽头,认识的角度也是没有限制的,可以多维度,就像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思考一样,宋志平说过去是生产管理时代,大家非常关注管理,现在是经营管理时代,大家更要关注经营,现在也是科技创新的时代,科技与商业的融合变得异常重要,对于时代的认识,对于企业经营的侧重点的认识,宋志平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就上升性而言,宋志平在对经营模式、对竞争、对机制的认识上,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经营模式是从量本利上升到了价本利,竞争是倡导从竞争走向竞合,机制是从激励机制走向共享机制。

宋志平在《经营30条》中体现出来的认识特色,很好地印证了认识论中认识的三大特点。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于这一点,宋志平的《经营30条》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做企业,宋志平毋庸置疑是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上来的,他大学是学化学的,对于如何做企业,如何做好企业,是一步步慢慢探索着走出了一条宋志平模式的道路。这本书里面的30条都是宋志平做企业的精髓要点,都是他理性的认识与思考。

宋志平是非常擅长透过现象抓本质与规律的。比如,他在行业内开展的联合重组,就是抓住并遵循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成熟的行业领域,在过剩经济时代,宋志平认识到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是一种必然选择,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章法的联合重组,重塑了行业的价值。宋志平认为重组的核心是互利共赢,深度整合是重组之后的重要工作,他的这些认识与见识,都是极具启发性的。

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是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中。对于辩证法,宋志平在《经营30条》中也是运用到了,在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那一条,国企与民企如何进行相互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宋志平告诉大家你如果是国企,就该如何,你如果是民企,又当如何。还有讲到战略的时候,他告诉大家,你要想清楚你究竟要做什么,还有你确定不要做什么,做好重要的取舍。宋志平的辩证之法运用得非常纯熟。

《三精管理》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

方法论是如何找到和实施改造事物的办法。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宋志平的《三精管理》中,尽显了他商业向善向上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也正在这样的价值观之下,宋志平指导着大家做好企业的管理。尤其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管理水平过硬,几乎成了一条基准线。

如何成就过硬的管理水平呢,宋志平创造出了“三精管理”。三精,就是组织精健、管理精细、经营精益,宋志平的《三精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这三精而展开的,给出了一套“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套方法自成一套体系,逻辑自洽且严谨,里面的每一精都有明确要达到的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用起来可以以一当十。

方法论是讲究方法的,都有哪些比较重要的方法呢?比较典型的有培根的经验归纳法,还有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方法论。宋志平的“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是综合了这两者,既有经验的归纳,又有理性的演绎。培根是在他的《新工具论》中,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经验,提出了一种著名的方法即经验归纳法。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是提出了著名的理性演绎方法论,在他的《论方法》一书中提出过四条方法,其中第三条就是化繁为简,即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经验归纳法与化繁为简法,是宋志平方法论中常用的两个重要方法。

从《三精管理》整体来看,这本书是孕育在实践中的一本书,来自于宋志平40年做企业的经验归纳,所以大框架下这就是一本用经验归纳法写就的管理方法书。按照宋志平的原话来讲,这不是一本写出来的书,而是一本做出来的书,全都是经验做法。

说到化繁为简,这可是宋志平的又一大特长。企业里面事情千头万绪,企业内外之事又繁杂无比,但宋志平却独具匠心,抽丝剥茧,选择了从组织、管理、经营这三个方面重点来讲,这三个方面都是企业的关键要害点。针对每一个方面,他也不是力求面面俱到。在组织里面,他谈到了治理、层级、平台和机构四个重点;在管理里面,他提到了工法、对标、质量与财务的问题;在经营里面,他提到了业务、创新、市场、价值的话题。所以,宋志平的《三精管理》脉络十分清晰,三精中每一精的重点也是非常突出,这些全都得益于宋志平化繁为简的深厚功力。

宋志平化繁为简的特点,还体现在他写书的语言风格上。他写书的语言非常平实,只要是能认识字的人,就能读懂他的书,就能读懂他的这些方法,就可以试着用起来。宋志平写书追求的就是简单实用好读,能给大家带来启发与思考,还有可操作性。当然,他也是明明白白地劝诫大家,一定要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用,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完全的照搬照抄。

做企业要将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

认识论与方法论不是泾渭分明的,是不能完全割裂、对立开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始终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实践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向实践能动地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也是人们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做企业也是如此。

宋志平的《经营30条》是讲认识论的,《三精管理》是讲方法论的,但并不是说《经营30条》里全部是讲认识的,没有一点方法,也并不是说《三精管理》里全部是讲方法的,没有一点认识的东西。我只是在说,两本书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归集上,是各有偏重的。做企业的,尤其是有成功经验做出好企业的企业家、思想者,都是讲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

宋志平认为,做企业首先要认识到位,但仅仅有正确的认识还不行,还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宋志平认为西方有不少管理理论,大都是讲认识论的,日本企业则比较重视管理的工法,因此他认为作为中国的企业,要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这才能知行合一。

如果一家企业,只重视日复一日的操作实践,但不懂得在实践之上提炼、归纳、总结、升华,这家企业应该是进步很小的。如果一家企业,总是有主意的人多,对某一事情有认识的人多,却没有把这些认识去很好落地的实践者,这家企业大概也会寸步难行。认识论与方法论犹如企业里面的知与行,时间证明,总是那些知行合一的企业发展最快最好。

宋志平的《经营30条》与《三精管理》就是现在企业家们用来做好企业知行合一的最好的指导书籍,既可以提升我们对企业的认识,又可以掌握好做企业的方法。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以上就是宋志平解读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宋志平解读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