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虽累如狗,如何过得像人

财经 2024-06-03 21:17:01 知道百科

金融行业工作以高强度的压力和忙碌的节奏著称,有时候让人感觉生活就像一只疯狂奔跑的狗。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办法过得更像人一样,保持心情愉快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调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社交生活,我们可以让繁忙的金融工作不再成为我们的负担,而是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想要获取更多实习信息进实习群或者说想要跳槽进金融/互联网/国央企

可添加fanfusuzi990联系凡夫宝子呦

昨天,在网上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笑了。

生活本身就是累的,但是在金融有些岗位里,一比较确实感觉到很累。

被自嘲是金融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家没入行之前看到的都是金融比较光鲜亮丽的,各个西装革履的,怎么看也不觉得能够和累成狗挂上。

但实际上金融有些岗位真的是累成狗一样,互联网还有996呢,但金融007可不是夸张的。

一、金融哪些岗位是比较累的?

1、投行

首先最为当属的就是投行了,投行是项目制,遇到客户要求高、时间紧、竞争激烈的项目,为了能拼过同业只能熬夜加班加点赶任务;

有时一个电话就会被临时叫去出差;如果是比较复杂的IPO业务可能连续几个月、甚至有连续1-2年都在外地长期驻点的。不过做完一个大的项目或者完成了今年指标后,可以放缓节奏适度休息。

所以说如果投行项目多且急,你确实很忙,但如果没项目,也许你可能那阵子没啥事。

当然,还要看领导,如果你领导是变态(真的不少),项目中间要折腾你们搞啥案例研究,可能会比项目上还要累。

投行其实主要是趴项目,关在小黑屋里,视项目的进度做材料、解决问题、弄底稿啥的。大部分项目其实都有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在xx日之前我得做到什么进度。

所以其实大家是“相对心里有数”的,而且比如说IPO的前期,项目节奏就不是太快,项目的后期答反馈的话,时间节奏就会快很多,毕竟监管简单一个问题,可能你就要论证跑断腿。

像并购项目普遍节奏会比IPO快,债券的节奏一般比股权的节奏要缓,趴单个项目上的时间也没有股长 。

2、行研

一名行研人的日常就是写几百页的研报,还有日报、月报、季报,热点专题报告,分析行业的发展和股票走向。对于行研人来说加班到凌晨2点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投行是间歇性加班,行研则是常年无休的不间断加班。

行研的工作时间是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全球发生的事情可能都对你的研报会有影响,因此,行研的工作状态是24小时,而且是长期的。

像研究员,就更是如此,如果你的首席是个变态,要求你对全行业事无巨细跟踪和点评,一个事件出来要报告和成果都很急,你会一直很忙。

就算你当首席,那就是为了行业影响力,看你自己对自己要求有多狠,这种不是被动的,往往是你为了做的更好,自愿的付出。

而行研基本没所谓的“淡季”,年报期间会特别密集和忙,但是平常就算没啥事,你想“刻苦研究刷存在感”,自然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

对于二级狗来说,基本不存在淡季和旺季之说,一年365天都要不断学习,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是007待命了。

二、如何让自己过的像人?

既然说的那么累,那么到底如何能让自己过的像个人呢?

实际上我觉得就两个方法,其一就是在原本的岗位上努力晋升,成为领导,那么杂活累活,就统一交给下面的人来做。

其二就是跳槽了,有一定的能力基础之后,就可以向上跳槽,为什么说是向上跳槽呢?

人往高处走嘛,那肯定是想着做着轻松又能赚钱的工作啦。

1、努力晋升

这里和上面一样也分为投行和行研的分别情况。

你进入投行要是能待够三年,大概率是会晋升到Associate的。

这个职位要么是从Analyst晋升而来,要么是公司从各名校招入的MBA学生。

一般来说,你需要在Associate这个位置上工作3年左右才能升职成为VP。

但有的券商是:Analyst →1-3年后→ VP(Vice President)。

SA起步的,SA3级,一年一升的话,最短工作3年是有希望晋升VP的。 有的券商会设置SVP,有的则可能只有VP。

行研也是可以“一条道走到黑”,直到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比如将卖方研究做到极致的中泰证券的李迅雷、光大证券的彭文生、安信证券高善文。

虽然卖方研究员的地位相对较低,但他们的工作是为了洞察行业规律、发现股票价值,并向基金经理和市场传达投资思路。

这意味着你将深入研究各个行业,了解它们的运作和趋势,成为行业的“内行人”。这样的专业知识将成为你未来职业发展的强大资本。

买方研究员内部的升迁道路一般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中级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等。

2、向上跳槽

说到跳槽,方向可就比较多了。

投行的话,可以选择的方向,企业投融资岗位、中后台、PEVC等。

企业投融资和战略。包括国央企的战略和投资、实体企业的投融资部门等等。相当于实体企业的大脑中枢板块。

有不少投行人出来去了企业做投资,不管是资本运作还是财务投资,收入与收益还是挺可观的。

有的会分出单独的投资部和融资部,有的会结合的比较紧密。目前规模较大的公司,尤其是国企、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投融资部门,很多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更是业务几乎覆盖了全领域,各种上市公司也基本都有设立对应的投资团队去延伸拓展本行业。

选择中台多数是自己具备了比较专业的背景(技术、法务、财务、风控、合规、质控、产品设计等),性格偏内向的,并不愿意过多的承担对外接触和承担指标的人。

产品设计,一般属于中台部门,技术岗位。如公募的产品部门是非常核心的岗位,要懂投资、懂产品、懂法律、懂创新等,时刻关注业内动态和实事,对个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在目前金融专精化发展的今天,各个部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中台的地位会越来越好。

投行毕竟是卖方机构,所以往往面子的事会做足。会发现投行更看应届生的原生条件,但不是所有一级市场的行业都这么看。比如FA、PEVC还是想看你看项目的能力和成功概率的。

一般情况下,PE/VC属于买方机构,对学历要求会比较高。如果是985背景的理工科学生,相对会有些优势。实习经验,最好有其他投资机构、投资银行、行业研究、产业头部机构的实习。

笼统来说,PE日常工作打交道最多的是投行和FA。投行里面的工作流程和PE有相似之处。

卖方研究员的话可以跳槽到买方做研究员,或单飞创业,或转行实业界做董秘等。

此外随着注册制的推行,国内投行越来越重视细分行业的挖掘能力,转型一级市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作为研究员,他们所从事的服务型工作也为他们提供了与行业各个层面的人建立联系的机会。通过与上市公司董秘、总经理等高管的接触,他们能够建立广泛的人脉,并且在职业发展中找到更多的机会和出路。

买方可以跳到私募,这是更赚钱的买方。

更快通向“人生赢家”的路径就是积累一定资源之后自己开一家私募,资产规模无须多大,如果收益看好,几个亿规模足矣。

三、最后

其实没有什么工作是不辛苦的,只不过大家对于辛苦的理解不同。

人们都被金融圈那些造富神话和坊间传言的假象欺骗了,事实上很多工作,都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你羡慕他们飞机头等舱满世界跑,又何曾想过你的朝九晚五对他们来说也是从未体验的生活。

像是金融行业的卖方行研会经常加班到很晚,投行承做们需要天天出差,在材料申请阶段,熬夜通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材料递上去,不然会被发行人踢PP。

要说光鲜亮丽的投行承揽,跟发行人喝到天昏地暗胃出血,也是发生过(注意是发生过,不是常态哈,大家别被吓到)。银行人拉存款放贷款,指标就是命令,军令如山倒。很多时候喝吐到客户面前也拉不来存款。

还有包括高大上的公募基金基金经理面对着基金净值跑不过大盘的焦虑、信托销售差三千万还没达成本月的销售考核、新一期的PE基金募集不到位面临团队解散...那都是常见的事。

你看到的都是年薪百万,但还有无数的炮灰被老板屌得一声不吭。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吐槽:上半生拼命赚钱,下半生用钱续命。

金融民工们,不是在追逐KPI努力做项目,就是在为KPI而忧愁的路上!相对而言不少实体企业对短期业绩的容忍度还是要高出不少。

在金融行业你觉得自己的岗位苦,觉得别的岗位好,殊不知别人也觉得你的岗位好。

金融行业的收入和人员构成大概是这样的,中间很少部分的高管和搞投资成功的拿着顶薪,绝大多数的是基层从业者。

金融这个浮躁的行业功成名就身价上亿可以很快,但不管你多牛死的也很快。

看着光鲜亮丽,拿着高薪,其实身后有你不了解的压力与风险。所以说,不要只看最高的那一小部份,看看那些踏踏实实活的很体面的人,只求靠自己的本事活着,挣的钱能睡得踏实。

以上就是金融工作虽累如狗,如何过得像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金融工作虽累如狗,如何过得像人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