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债转股困境导致无锡银行高管接连离职,这让该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管离职可能影响银行的战略规划、管理执行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需要及时有效的补充和培养管理人才,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无锡银行,还能走出困境?
原创 | 商业大咖研究院
近期,随着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集中披露完毕,银行板块迎来了一段“业绩修复”的结构性行情,然而,就在行业业绩集中复苏,估值不同程度提升的同时,仍有部分银行的表现“泯然众人”,无锡银行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11月15日,无锡银行发布两则公告,王瑶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王旭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董事会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董事会风险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职务。
一边是倏然而至的人事动荡,一边是企业自身陷入“失血”困境。近期,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205亿股(含本数)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在无锡银行刚刚抛出20亿定增计划,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补血”的关键节点,公司财务、业务方面的高管却突然离职,这不得不让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捏了一把汗。
前路坎坷,或悲或喜。未来,这家扎根于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有着海量制造业资源优势的老牌城商行,是否能够在重重考验下力挽狂澜,真正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1无锡银行原名为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05年6月。2010年7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现名。
背靠江苏省内最为低调且颇具实力的城市之一,无锡银行手握天然的区位优势,深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高质量客群,这也帮助其在多年的发展中快速做大做强。
2020年,无锡公布的经济数据十分亮眼,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70.48亿元,人均GDP按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达16.58万元,位居江苏省第一位。无锡经济发展蕴含的强大动能,也成为了驱动无锡银行冲击成为城商行巨头的核心逻辑。①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无锡经济数据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但在背后闷声发财的“金主”无锡银行却已经在亦步亦趋中展露疲态。
2020年,无锡银行营业总收入38.96亿元,同比增长10.06%;营业利润14.92亿元,同比增长2.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仅仅逾4.96%。②
究其净利润低速增长的原因,无锡银行曾在年报中解释为2020年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3.11亿元,同比增长31.12%,该数字几乎与净利润持平。
按照信用减值损失与净利润的比率来看,无锡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承压,在监管引导银行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背景下,无锡银行总算是在2020年收官之时减轻了包袱。
再来看今年1-9月,无锡银行的营业收入为32.46亿元,同比增长13.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5亿元,同比增长19.32%。③
乍一看,在这份三季报中,无锡银行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但在业内横向对比来看,无锡银行的业绩增速也只是中规中矩。
比如在今年前三季度,有13 家上市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了20%,江苏9家上市银行中也有8家净利润增速超过2位数,有3家银行超过了20%,这一比较来看,去年净利润基数较低的无锡银行,实际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④
再比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张家港行、杭州银行,以及体量庞大的江苏银行,净利润增速均能够“力压”无锡银行一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增长33.09%、32.60%、31.34%,远远超过了无锡银行。
随着无锡地方GDP迈上万亿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重回全省前列,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领跑全国,无锡银行属实没有在长三角“小伙伴”当中掉队的理由。只是从今年的三季报数据来看,无锡银行似乎离投资者的预期尚有一段距离。
2事实上,由于无锡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扩张,使得该行近年来的资本补充压力骤增,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截至2021年9月末,无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94%,较上年末下降1.2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9.78%,较上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1%,较上年末下降0.62个百分点。⑤
资本缺口的存在,或许能够解释无锡银行抛出20亿定增计划的原因,但无锡银行的痛点何至于此——经历了长期的股价下跌之后,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不得不对无锡银行的资本运作多一份谨慎。
前不久,就在无锡银行发布的公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共有7864.40万元“无锡转债”已转换成公司股票,累计转股数为1355.96万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73%;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29.21亿元,占可转债发行总额的97.38%。⑥
要知道,因为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关系,无锡银行一直寄希望于这批债券能够顺利转股,以解自身的燃眉之急。但是从实际效果看来,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并不买账,转股进度一直未达预期。
显而易见的是,这批悬而未决的债券,对于急需补充流动资金的无锡银行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累赘。
一方面,近年来无锡银行已经先后多次下调转股价格,希望投资者“见好就收”,然而,投资者转股意愿仍旧不强。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来,无锡银行已经很难继续下调转股价格,倘若剩余的“钉子户”拒不转股,无锡银行无疑将背负更多还本付息的压力,这这又将会进一步影响无锡银行捉襟见肘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在新的资本布局未最终敲定的情况下,无锡银行还面临着来自市场流动性的压力。
当前,因为给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息差收窄的关系,资本市场上的银行股似乎并不受人待见,破净比例高达85%,基金与机构的配置意愿并不积极。往年“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正在面临尴尬的局面。
在这样的基本面下,多年以来以稳健基本面示人的无锡银行,业绩和股价迟迟不能走强,投资者恐怕早已人心涣散,尤其是考虑到数十亿可转债将面临逐级消化,转增的大量股本势必会对公司的估值造成进一步压力,倘若无锡银行没有拿得出手的提振措施,参与后续定增的投资者若恐怕更会意兴阑珊。
只是,就算面临着今天这样两难的境地,无锡银行似乎依旧很“淡定”——公司既没有推出高分红方案来笼络机构投资者,也没有表露出公司高管增持,维护股价的意愿。在没有解决好可转债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之前,向市场“吸血”而后快的做法,是否还能够得偿所愿?
3当前,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涉房贷款正成为影响上市银行业绩的重要风险点,对于高度捆绑房地产个贷业务的无锡银行而言,确实也是一大重要隐患。
根据2021年中报数据,无锡银行上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最大,达到75.08%;贷款账面余额162.21亿元,占贷款14%。⑦
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零售业务”,被视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营销业务、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自然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业务。但是,由于还款周期较长,银行风控管理水平不一,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情况屡见不鲜,在此期间倘若政策、政局、经济等影响而发生剧变,有可能会给无锡银行带来较大的损失。
实际上,无锡银行在近年来虽然加强了风险管控,不良率也降低到历史新低,但在经营环节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多次受到监管罚单。
譬如,2018年12月26日,无锡银行又因为信贷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再被罚款50万元。
今年3月,无锡银行又因为流动资金贷款用作土地出让金,被无锡银保监分局罚款45元;无锡银行苏州分行因涉企收费质价不符,被苏州银保监分局罚款25万元。
今年7月22日,江苏银保监局官网又公布了针对无锡银行(600908)的四张罚单,显示无锡银行存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违法违规行为,被处罚款50万元。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无锡银行在内控上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信贷管理措施不严,贷前审查,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为应对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无锡银行亟待对症下药,找到切实有效的整改和防范措施,以遏制在信用扩张中不良贷款再次反弹的情况发生。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快马加鞭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快的扩表速度,这也导致行业融资缺口进一步会扩大,如何在市场不看好的情况下占得先机,抢先满足自身的“补血”需求,为估值修复打下良好基础,已经成为行业的共性难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僧多粥少”的关键时刻,无锡银行又恰巧遇到可转债转股不顺,高管接连出走等难题,这会不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注:
①、2021.2.27,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无锡统计公报:GDP总量12370亿 户籍人口增加6.13万》
②、2021.1.21,中国网财经,《无锡银行2020年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38.96亿元,同比增长10.06%》
③、2021.10.29,新浪财经,《无锡银行三季度净利增逾26% 拟定增募资不超20亿元补血》
④、2021.11.4,深水财经社,《2021年江苏上市银行三季报全景排行榜》
⑤、2021.10.29,财经网,《快讯|无锡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增长19.32%》
⑥、2021.11.8,,《快讯|无锡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增长19.32%》
⑦、2021.8.27,AI财经社,《无锡银行营收净利双升,个人贷款中75%为住房贷款》
以上就是债转股困境:高管接连离职,无锡银行面临何种挑战?——研究报告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债转股困境:高管接连离职,无锡银行面临何种挑战?——研究报告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